做空是最危险的交易?这些故事让你彻底搞懂它

5699

3

2019-02-01 11:21:20

暴走老黎

导读: 赌博和投资之间的那条线是人为的,而且非常细。最稳健的投资也有着一定的赌博性质,而最胆大妄为的投机也具有明显的投资特点。或许“投资”的最好定义是“赔率对你有利的赌博”。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坤鹏论(ID:kunpenglun)


做空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股市出现前的数百年,做空其实就已经存在,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做空没什么好评价。

所以,从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1929年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做空者都被视为罪魁祸首,害群之马。

其实,世界上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福祸相依,同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积极和阳光,还有人则满眼消极和阴暗。而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大多数人的本性崇尚好的一面,但也有人只盯着事物的阴暗面——所有那些有可能将人们引向灾难的误判、欺诈和愚蠢行为。

究其本源,做空的本意就是押注于事物或产品的失败和崩溃。

什么叫做空

我们购买股票的行为,被称为“做多”,意味着我们期待股价上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

相反,”做空“就是指期待股价下跌的股票买卖行为。

那么期待下跌要如何赚钱呢?

很简单,借!

做空者会找到机构或个人,从这样的第三方手中借得股票,以当前的股价卖出。

如果之后股票价格下跌,做空者可以用低价买回并归还股票,获取利润。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做空者就不得不以高价买回,从而产生亏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支付一些租借股票的利息。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借出方和借入方的对赌。

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第三方券商提供借货的平台,通俗来说就是类似赊货交易。

做空的常见作法包括投机、融资和对冲。

投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则卖高买低,获取差价利润。

融资是在债券市场上做空,将来归还,这可以作为一种借钱的方式。

对冲是指当交易商手里的资产风险较高时,可以通过做空风险资产,减少其风险暴露。

大部分做空行为是对冲基金或投资机构做的,为的是对冲股价下跌风险,或者因为他们觉得股票价格虚高了。

得益于社交媒体促进了对相关分析和理论的传播,做空者的队伍在近几年日益壮大。

根据Activist Insight Ltd的数据显示,2017年,做空机构共向全球186家公司开战,2013年是130家。

做空者的战场也在蔓延,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南非。

许多权威人士都不喜欢做空行为,纽交所前主席说做空“令人作呕、毫不符合美国作风”。

但是,在大多数股票市场,做空行为是合法的,但不借股票直接做空的无担保卖空行为则视为非法。

遇上市场不景气,政府和监管机构可能会为了遏制下跌而限制卖空行为,比如:英国、日本、德国都曾限制过做空,美国在大萧条时期也曾限制过,而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是完全禁止做空。

历史上第一次股票做空

有史可查的人类历史中第一次股票做空行为发生在1609年的荷兰,当时正是咱们的大明万历年间。

众所周知,荷兰是现代金融的祖师爷,现代股市源于荷兰,那是1602年3月20日,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共有1143人认购,其中还有德国人、比利时人和卢森堡人等不少外国人,该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这个交易所当时有且只有这一只股票。

小知识:

荷兰东印度公司被荷兰议院授予各种特权,拥有军事、司法、审判、与外国统治者签订条约、发行自己的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力。

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0条商船,40艘战舰,5万雇员,15000个分支机构,还养着一支1万人的军队,这一年公司为股民分红股息率高达40%,该公司成为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

在整个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它在亚洲的垄断专营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连续200年向股东以18%上下的股息率分红。

它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荷兰东印度公司甚至成为海上贸易的代名词。

而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做空者名叫以撒·勒梅尔,他是一名荷兰商人,是挺个有钱的主儿,曾担任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据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踢出了董事会。

怀恨在心的以撒·勒梅尔准备恶意做空荷兰东印度公司,他在建了做空仓位后,开始散布谣言,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快不行啦,船队在好望角被海妖吃了等等。

马克·吐温说过,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

而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当时也没个电报、电话和手机,而且一船货来回怎么也得一两年时间,这中间基本是音讯皆无,再加上以撒·勒梅尔有钱任性,钱多话语权也大,所以这样的流言蜚语很容易地把荷兰股民搞得人心惶惶。

心理导致行动,股价应声而跌!

但以撒·勒梅尔忘记了一件事,在钱和权面前,权永远要高于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政府关系那是杠杠的强,人家可是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政府第一掘金小能手。

所以,它一看大事不好,赶紧向政府求救,理由是保护公众利益,宣称当时大多股东都是孤儿寡妇,于是守信爱民的荷兰政府直接出台法令禁止卖空,并把以撒·勒梅尔的仓位冻结。

而该法令直至80年后才被取消。

据说,这一笔以撒·勒梅尔亏掉了价值现在一千到两千万美元的财富,并被驱逐出阿姆斯特丹。

其实,那时候的荷兰股市本来就相当混乱,做空、洗盘、对敲、坐庄根本就是家常便饭,笔者甚至相信,以撒·勒梅尔并不是第一个做空者,也不是唯一一个做空者。

网上很多文章说,自这之后以撒·勒梅尔陷入了穷困潦倒,一直到死都没有翻身。

但在查阅了资料后,笔者认为这里面有点以讹传讹了。

其实,以撒·勒梅尔在做空失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直接和东印度公司对着干。

他很清楚地知道香料中的暴利,准备单干,但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香料贸易航线,所以要想发财,必须要寻找到通往香料群岛的不同通道。

这哥们儿为此成立了澳大利亚公司(Australische Compagnie,也称为南方公司),目标是寻找未知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以及从荷兰经太平洋到达香料群岛的新航道。

1615年,以撒·勒梅尔赞助荷兰航海家威廉·柯那利·斯豪滕为他寻找新航线,并叫自己的儿子贾各·勒梅尔直接跟着上船一起参与这次环球航行。

1616年,船队穿过一条后来以副指挥雅各布·勒梅尔名字命名的水道,成功绕过合恩角。

合恩角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岬角,而是一个小岛。但当时绕行此处进入太平洋时,气候不佳,大家都没有看清楚它其实是个小岛,误以为是一个与大陆相连的岬角,故以斯豪滕的家乡荷恩命名为合恩角。

自此,一条绕过合恩角驶进太平洋的新航道被发现了,也打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对香料贸易航线的垄断。

虽然,新航线有了,但是,这直接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奶酪,该公司指控斯豪滕侵犯了自己在香料群岛的独占贸易权,动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在爪哇岛逮捕了他,并没收其船队。

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还释放了斯豪滕,并委托其带领船队回到荷兰。

1625年,斯豪滕在马达加斯加岛沿岸去世。

最后船队由贾各·勒梅尔继续带领,回到了荷兰。

这前前后后10多年过去了,最终以撒·勒梅尔空有新航线却斗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钱财散尽。

他的墓志铭这样写道:

“以撒·勒梅尔……从商三十年,赚了很多钱,但也全部都失去了,除了他的尊严。”

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做空者,也是第一位做空而被人唾弃的人,还是第一个做空亏掉裤衩的人。

一定要看的做空经典电影——《大空头》

想要地更轻松地看懂做空,推荐看看电影《大空头》,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那就再去看一下《大空头》这本原著。

在这部电影中,几位做空者被描述为正面人物,这在媒体宣传中相当少见,也正是从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对做空的偏见开始慢慢松动。

首先普及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CDO,不懂它,你就对这次危机难以全面理解。

CDO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担保债务凭证。

简单说,CDO就是贷款机构把房贷打包,组成债券卖给投资人,如果贷款机构有1000块,贷给了10个人,每人100块,加上利息后,几十年后就可以收回2000,但是贷款机构不想等几十年那么久,于是他们,或者说投资银行把房贷做成债券投向市场,能一下子要回1200,之后的风险就由买了这些债券的投资者来承担。

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房贷的质量,如果房贷能及时收回,投资者自然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贷款人一再逾期,贷款要不回来,那样投资者就会有损失!

而讽刺的是,因为这种投机取巧的金融手段,大大刺激了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让贷款机构陷入了贷出款越多,就越能赚钱的赚快钱怪圈,于是,这些贷款机构根本不管贷款人的资质就敢把钱贷给他们,因为只要把钱贷出去,他们就能把这些贷款打包组成债券卖给投资银行获利。

而美国又是个移民国家,很多人移民过去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买房子安居乐业,于是他们也不管贷款的风险就听信贷款公司的鬼话跑去贷款。

更可怕的还不是移民,还有更多的是炒房客和低收入者,他们都因为宽松的房贷政策而不断贷款买房。

而他们每带一笔款,都会被信用机构评估,被会计师计算,接着被银行打包成债券投向市场,这就是CDO!

电影《大空头》讲的是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人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通过一款天才般的工具——CDS,做空次级抵押贷款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获得巨利的枭雄。

现在再来大致解释一下什么是CDS,它是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英文缩写。

用一个简单的类似更利于大家理解:假设A银行给某个相对落后的省放了100亿房贷,但A银行比较担心该省的居民会还不起房贷,于是就在B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保险,该保险的内容就是假设某省的居民不还房贷了,B保险公司就要赔给A银行,而这份保险就叫做CDS。

《大空头》电影浓缩地讲述了这几位投资人从假设、考察、论证、筹资、下注、收割,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做空操作的全过程。

电影中有四路投资团队:

一是基金经理迈克尔·伯利,现实中的人物原型是Scion Capital的同名对冲基金经理,他是从医师转行金融的。

伯利是当之无愧的CDS价值发现者,他用最笨但最有效的办法,分析了无数份抵押贷款数据,现实中该基金规模6亿,在2007年为投资者赚取了7.5亿美元。

二是投资银行家贾瑞德·韦内特,人物原型为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雷格·李普曼。

他是做空工具CDS的头员鼓吹手,李普曼的赚钱方式是向投资者推荐CDS,以此赚取佣金,2007年他领取了4700万美元的奖金。

三是小型私募掌门人马克·鲍姆,人物原型是对冲基金FrontPoint Partners LLC的史蒂夫·艾斯曼。

艾斯曼实际赚了多少并没有具体披露,他的基金最大规模有15亿美元,收益应该和一号伯利差不多。

电影中鲍姆直接带队去楼市调研,甚至亲临亲临夜店,发现连一个脱衣舞娘都花5%首付买了五套房子,终于相信楼市存在巨大泡沫。

四是草根投资机构Cornwall Capital的加米·麦、查理·莱德利和本·霍克特。

他们实际获利8000万美元,考虑到他们只有3000万本金,回报可谓相当可观。

四个团队一共赚了不到20亿美元,很厉害吧?

但是,和现实中另一位真正的大空头相比,他们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个大巫就是私募基金公司Paulson&Co.的老板约翰·保尔森,他在2007年通过做空CDO,赚了120亿美元,该基金在这一年共计盈利150亿美元,高过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巴拉圭这三个加起来人口超过1200万的南美国家的GDP之和。

他的个人收入将近40亿美元,日赚超过1000万美元。

2008年保尔森又通过做空银行,赚了超过80亿美元,共计200亿!

这是史上最大的做空!牛到了让人感觉那么的不真实,近乎梦幻。

自此寂寂无名的保尔森登上了对冲基金之王的宝座,与华尔街交易神殿中的巴菲特、索罗斯、伯纳德·巴鲁克和杰西·利弗莫尔齐名。

保尔森的事迹还被写入了《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一书。

笔者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因为里面详细地记载着假设、考察、论证、筹资、下注、收割整套过程,这是做空的经典运作流程。

而保尔森恰恰是一位保守的投资者,在华尔街被视为老古董,他谨慎小心,而且坚持长期、深入地研究,甚至要眼见为实,这在流行用高性能电脑模型来决定行动的华尔街,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保尔森向我们充分证明了一个人生大道理,做什么都别投机取巧,只要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地干,肯定会有更大回报。

做空界的江湖霸主——索罗斯

拿破仑曾说过:“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

提到做空,不能不提索罗斯,他的几次与国为敌,让人唏嘘不已。

索罗斯的做空“黑历史”曾有五次,战绩四胜一负,除在香港做空失败,巨额亏损外,其他几次都成功了。

索罗斯一开始并没有从事做空,而是主要投股票和债券,成绩斐然,从1966年到1980年,其基金资本从400万美元运作到了4亿美元。

但1981年开始,索罗斯的基金开始亏钱,基金价值首次暴跌22%,投资人纷纷赎回,基金金额从4亿萎缩到了2亿。

索罗斯于是决定把量子基金转型为“基金的基金”(FOF),把部分基金转包给其他经理人,雇佣其他人来操作剩余的基金。

但这项策略并没有让投资回报成长太多,索罗斯在1984年决定撰写《金融炼金术》,一方面重新刺激自己的投资兴趣,同时也再次主导量子基金,以实际的操作经验,作为该书的内容。

索罗斯说,这是“炼金”实验,而实验的一大方向就是做空。

他第一次做空的货币是美元,这要追溯到1985年,而这次做空也意味着索罗斯投资的新起点,是其金融炼金术实验的正式开始。

1984年开始,索罗斯发现美国在80年代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元却没有依照传统理论预测的那样贬值,反而因为投机资金涌入而不断升值。

他认为美元终将贬值,于是开始等待。

1985年8月16日,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买入总值7.6亿美元的日元、德国马克和英镑。

三周后,美元继续升值,基金亏损2000万美元。

9月22日,美英德法日达成《广场协议》,隔天日元和马克开始上扬,索罗斯又大笔融资买进这些货币。

到1985年11月前,其量子基金的资本虽然只有8亿美元,但在外汇收支上却已获利40亿美元。

索罗斯每周都迅速改变手中持有的货币额,相当漂亮地赚进一大笔利润,量子基金在他为期15个月的实验中,投资回报率高达114%。

1992年,索罗斯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

当时英国人均GDP世界排老四,英格兰银行更是世界第一家完整意义的中央银行,有着丰富的外汇市场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可以说,英格兰银行,徐娘虽半老,风韵还犹存,所以,国际金融界,从来没有人敢以个人(机构)对抗国家,尤其是英格兰银行这样的老牌中央银行。

一人战一国,怎么看,怎么想,都是以卵击石。

但是,结果鸡蛋和石头的顺序倒了个儿,索罗斯成了石头。

在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做空激战后,1992年9月15日当晚,英国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索罗斯净赚9.58亿美元,损失77亿美元,相当于每个英国人损失了12.5英镑。

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的江湖霸主地位自此奠定。

1994年,他又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下面就用索罗斯做空泰铢来大致讲讲他的手法。

提到索罗斯狙击泰铢,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不能不说。

很多人认为,索罗斯是造成那场危机的罪魁祸首,这实在太抬举他了,有句不太好听的比喻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蛋自己不臭,苍蝇连正眼瞧也不会瞧。

实质上,索罗斯狙击那些在当时号称亚洲四小虎、亚洲四小龙的国家,他们的经济上已经存在了问题。

最显著的就是房地产的泡沫所营造出的虚拟繁荣,而索罗斯不过是一个戳破泡沫的人。

为了更好地让老铁了解当时的经济背景,那就多聊几句。

1976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自此东盟成员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1965~1989年,东盟经济增长率7.1%,经济在飞,在奔!

80年代末,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并称亚洲四小虎,当时,东南亚经济奇迹被视为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是东方经济发展之典范。

“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有人这样高呼。

这里提醒各位,以后凡是有人喊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口号时,那基本上离出大问题不远了。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写了一篇文章叫《亚洲奇迹的迷思》,他批评东南亚经济的增长模式隐藏着巨大隐患,亚洲的高增长和前苏联50~60年代很相似,经济增长的直接诱因并非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是投资所致。

甚至和前苏联依靠的高积累模式相比,东南亚的外资模式更不靠谱。

1996年,克鲁格曼再次让世人大吃一惊,他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该书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高达120万本。

但是,当你正为自己的成绩洋洋得意时,突然有个人说,别自嗨了,你那成绩就是一堆狗屎,相信每个人都会很气愤。

克鲁格曼让东南亚人民很不高兴,东盟国家奋起批判之,当年,这位美国经济学家没少被喷口水。

但历史证明,乐极会生悲,被骂不要紧,自己看不到危险,才是真正的可怕。

东南亚直接把克鲁格曼的话当成了耳旁风,继续沉浸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中。

特别是泰国,它持续10年10%的经济增长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曼谷成为世界投资新宠……

还记得金融危机本质吗?

其实就是一个字:债!

而泰国繁荣的下面隐藏着高达900亿美元的外债,更离谱的是,其中440亿美元还是短期债权。

其实借债并不可怕,合理使用金融杠杆,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900亿美元用于国民教育、产业升级,那这笔债很值,将会为泰国带来长久的增长动力,但是,泰国那时的外债并不是冲着产业升级来的,尤其是400亿美元的短期外债,它们看中的是泰国12%的年化利率。

当时,泰国的实体经济根本无法做到如此高的回报率,这些资金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曼谷的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

但是,泰国的经济是畸形,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它的死穴在于政府不恰当地干预经济,并由些成为经济中最强势的集团,而政府集团中往往又有人借此牟利。

比如:曼谷股市前十家大企业占到了总市值35%,最成功的企业并不是那些从事高科技的,而是和政府关系最紧密的公司,它们最拿手的就是通过金融体系攫取国民财富。

欠钱总是要还的,泰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按道理讲,国家还钱肯定得用经常项目还,也就是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比如:贸易收支、劳务收支等。

但是,因为美国电子市场疲软,泰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经常性项目逆差严重,也就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中,付出的外汇大大地多于收到的外汇。

这种情况下,泰国有三个选择:

1.使用资本项目弥补经常性项目逆差,资本项目是指国际收入中因资本的输入和输出而产生的外汇资产与负债的增减项目,比如:直接投资、各类贷款、证券投资等,这其实就是非法集资,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2.让本币贬值提高产品竞争力。

但泰国真不敢让泰铢贬值,一旦贬值,外债就会凭空增加,如此巨额的外债可能让泰国金融体系立即崩溃。

3.继续提高利率,以此维持短期游资流入。

泰国政府选择了第1和第3,也就是选择了饮鸩止渴,渴是暂时解了,但喝进去的却是毒药,最终是要死人的,拖得越久,死得越惨。

所以,索罗斯在东南亚危机后把自己标榜为一位国际汇率体系的“红客”,说自己的所做所为全是为了让东南亚汇率体系更健康。

1996年,泰国经济开始显出疲态,全国银行业普遍亏损。

比如:曼谷商业银行贷款都投给了房地产,而曼谷当时一半以上的写字楼空着,租不出去,致使该银行70亿美元资产一半成了呆账。

为了防止产生多诺米骨牌效应,泰国政府向曼谷商业银行注资20亿美元。

又是一杯毒酒下肚!银行的报表是粉饰太平了,但已经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矛盾却在逐步深化,向着无法解决的深渊坠落。

而且银行需要国家去救,这完全说明了问题相当严重,消息一出,游资开始从泰国本土撤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索罗斯开始了自己的做空行动。

做空泰铢的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就像打仗一样,分为策划、潜伏、打击、撤离。

策划:当时,泰国政府的美元储备大约是100亿左右,索罗斯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资金对比泰国政府的美元外汇储备的杠杆比率,觉得问题不大,于是在狙击完菲律宾的比索后,把矛头开始对准了泰国。

潜伏:索罗斯开始在外汇市场上不紧不慢地买入泰铢,卖出美元,从而导致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上涨。

慢的原因是不能打草惊蛇,就像温水煮青蛙,而泰国就是那只青蛙。

同时,作为资深金融大师,他深刻地明白金融的本质:永远用你的钱为比你更有钱的人服务,搞金融的至高境界就是,要充分利用杠杆,自己手中的钱不动或少动,所以索罗斯还向泰国央行借贷了足够多的泰铢。

金融的操作有时候让人觉得真的太流氓,借了你的钱,目的还是要玩死你。

讲真,索罗斯的这次做空战役,真正动用到自己的资金并不多。

打击:我们知道,真正开打,就要速战速决。

1997年1月,终于泰铢到达了索罗斯认为满意的较高位置,他开始猛抛自己手中的泰铢,买入泰铢对美元的期货合同,到5月时,泰铢期货合约十有八九都落在了准备发动攻击的游资手里,索罗斯的子弹已经充足了。

市场的恐慌也带动了泰国百姓抛售手中的泰铢买入美元,那时候泰铢是可以自由兑换,同时本国的货币的汇率和美元挂钩,固定汇率制,也就是今天1美元换100泰铢,明天100泰铢就能换回1美元,这是做空的先决条件——买得顺畅,卖得干脆。

泰铢的疯狂抛售直接导致其大幅贬值。

泰国政府显然意识到失策,为了固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它选择采取强硬态度,5月开始抛售美元,希望保住原先的汇兑比例。

在这场大战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资产总值是500亿美元,而泰国的外汇储备因为一部分要购买军火,实际上连100亿美元都不到。

所以,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

索罗斯压倒性的优势,让泰国政府的救市杯水车薪。

索罗斯当初学的是哲学,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并且他深谙金融市场的人都不是人,全是眼里只有利益的狼,他相信肯定会有后来人跟进投机,跟风赚钱。

在以索罗斯为首的做空者的吆喝下,羊群效应在泰国这个小国家中迅速形成。

5月14日,泰国政府宣传实行资本管制,泰铢汇率应声大幅下跌。

此时,索罗斯已经不需要子弹,他所做的事就是火上浇油——使劲忽悠。

索罗斯及大大小小的索罗斯们大谈泰铢即将贬值,这些言论在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心中产生了极强的杀伤力。

越来越多的人抛售自己手中的泰铢,买进美元期望保值。

最后,内忧外患下的泰国政府扛不住了,7月2日,只好被迫宣布与美元脱钩,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当天泰铢应声下跌了20%,在泰铢大幅贬值的金融恐慌中,百姓为了保值,纷纷将银行存款取出购买黄金。

之后几天,泰铢在菲律宾比索大幅贬值的连锁反应下,又是直线下跌,一贬再贬。

索罗斯看赚了大概有100亿美元了,见好就收,将美元换成泰铢,还了泰国央行贷款赚取差价,拍拍屁股走人。

同时,他还在股票期货市场上做空,又狠狠地赚了一笔,这是索罗斯惯用的双管齐下策略。

袭击泰铢得手后,索罗斯开始连续狙击其他国家,泰铢贬值升级为东南亚金融风险。

正是索罗斯做空东南亚货币,直接戳破了这些国家的泡沫,使得亚洲大部分国家股票市场暴跌,引发经济衰退、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房地产贬值、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一时间,索罗斯和他的同行们成为亚洲的“公敌”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被称为 “全球经济的强盗”,这些国家花了40多年建设的经济,索罗斯们却把一切都摧毁了。

不过,牛哄哄的索罗斯在做空香港时小觑了中国的战力,遭遇“滑铁卢”,铩羽而归,有人说他亏惨了。

在十几年之后,有人这样评论道:“你一定没有想到,中国曾经那么伟大过——挡住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早就在1998年爆发了。”

后来,索罗斯在2012年底到2013年初通过做空日元获利10亿美元,同时还做多日本股票,并且在随后的时间持续这笔多空交易,加上其他的投资,2013年盈利55亿美元。

ZZZZ Best的故事

虽然做空者一直不被待见,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可以去伪存真,提前将虚假和丑恶曝光于天下。

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80年代后期,ZZZZ Best是一家成长性很高,而且相当励志的美国传奇公司,而其创始人白瑞·明克无疑是80年代一颗耀眼的创业明星,在那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美国不少企业家在他们会刮胡须前就发达了。

明克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典范,其职业生涯始于9岁,由于家里没钱请保姆,明克只得每天跟着妈妈去家里开的地毯清洗店,在这家小店,他开始通过电话招揽生意。

10岁的时候,他学会了清洗地毯,通过晚上及暑假的短工,4年里他赚了6000美元。

15岁那年,他在自家车库创建了自己的地毯清洁公司——ZZZZ Best(发音是:zeee best),由于明克当时还在上高中,而且没到开车的年龄,他雇人收集和清理地毯,每周给员工发工资。

就在明克像受罪一样上学的同时,他的企业红火了起来,他为雇佣父母为其工作而深感自豪。

18岁,他成了百万富翁。

据说,明克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动力。

他有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和一幢价值70万美元带游泳池的别墅,游泳池底部有一个大大的黑色“Z”字标志。

他还公开颂扬美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写了一本名为《在美国发迹》的书,并声称,当今的年轻人工作都不够卖力。

另外,他还向慈善机构慷慨捐款,并在“反毒品”活动中亮出了自己的口号“我是清白的,你呢?”

此时,ZZZZ Best已经有了1300名员工,分支机构遍布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内华达。

ZZZZ Best的生意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地毯清洁,但因为明克的传奇成功故事,它在股市中获得了100倍市盈率。

高吗?

在当时,大家谁都不认为100倍高了,因为这是一家由具有出色领导才能的成功管理者领导的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明克在管理员工时,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要么按我说的干,要么开路。”

他甚至扬言,即使是他的母亲违反了规定,也一样会被解雇。

明克告诉华尔街的投资者,他的公司管理比IBM好得多,并且他立志要成为地毯清洁行业的“通用汽车公司”。

投资者兴奋不已,所有分析师都在说:“这家公司,你可别错过。”

1987年春,ZZZZ Best市值2亿美元,并对外宣布已经取得一笔800万美元的合约,负责加州萨克拉曼多市两栋大楼的清洁工作。

但是,ZZZZ Best在地毯清洁业的竞争对手却告诉Feshbach公司的分析师,其实那两栋大楼截止目前最大宗的清洁合同,总金额也不过350万美元。

Feshbach的分析师察觉有异,开始一边留意事情的发展,一边积极融券做空ZZZZ Best的股票。

尽管该公司发布了不实的签约消息,但其股价在1987年5月仍不断向上攀升。

1987年7月,ZZZZ Best出人意料地宣布破产,明克的气泡突然爆裂了。

人们这时才知道,ZZZZ Best不只洗地毯,还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洗钱。

这些犯罪集团先用黑钱从公司购买设备,然后通过ZZZZ Best的合法运作,换回合法收入。

事实上,公司表面上的高增长都是通过诸如假合同、假信用卡收费和类似行为产生的。

整个操作过程就是一个大型的庞氏骗局。

1989年3月,明克23岁,被控犯有57桩欺诈案,判刑25年,赔偿盗用公司的2600万美元资金。

“ZZZZ 最佳”摇身变成了“ZZZZ 最差”。

而Feshbach公司分析师,则因为提前做空ZZZZ Best股票,赚得盆满钵满。

明克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毋庸置疑的是,他最牛的才能就像法官在法庭上所描述的“你天生具有交际闲谈能力,这是你最危险的特征。”

明克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他在纳波克联邦监狱服刑的54个月后,竟然成为复活的耶稣基督,并靠自学获得了函授学士、硕士学位。

1994年12月获释后,他成了加利福尼亚一家社区圣经教堂的高级牧师,在那里,他传达福音的方式使其教徒对他崇拜不已。

另外,他还写了两本书:《清白的扫帚》和《欺诈始末记》,并每天在全国联合电台上做节目,运用他独特的天赋成为了一个大众喜爱的演讲家。

职业做空者的标准流程

做空是一个更加反人性的事,基本上是在和大多数为敌,所以做空者要比做多更加谨慎小心,每一次做空行动的背后都有着做空者大量的理性分析和广泛的市场调研。

美国职业做空者的基本操作如下:

1.寻找有问题的企业。他们会密切关注媒体刊登的上市公司不利消息。同时,他们还会留意产业动向,特别是容易受到欺诈、金融炒作等影响的产业,比如:连锁业、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等。

2.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从中分析公司最近几年,各季度的存货、应收账款和利润表现。

发现不对劲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套入标准比率中,检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者之间,数字是否相符。

3.从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的重要文件,比如:144号表格、4号表格、13-D表、代表权声明书等,找出内部人士是否有贪婪或不当行为,比如:和竞争对手公司相比,奖金或薪酬过高;企业内部家族成员过多;与相关家族生意往来过密;给管理层的贷款过于优惠等。

如果存在,就表示经理人正在牺牲全体股东利润,图利自家人。

4.调查该公司所属的行业,包括公司的竞争者和顾客,与其他上市的同类公司比较盈余、存货价值和成长率等,然后到卖场实地考察,看实际情况是否和书面资料吻合。

5.留意金融机构等大型持股者的交易动向,对于做空者来说,企业的大多数股份如果由金融机构所持有,就会成为极佳的做空投资标的,因为市场如果出现不利消息,这些金融机构持股人就会迅速抛售股票,造成股价下跌。

这个挺颠覆大家的常规认知,许多人都以为机构持股会造成股价稳定,也能保障股价。

6.阅读分析师对该公司的分析报告,但不要听他们的意见,只看他们所列的事实。

7.前面的准备工作做完后,做空者或许会决定不做空这只股票,但一般他们会持续密切观察,因为在未来一到两年间,这只股票可能会成为极佳的做空标的股。

反过来,如果做空者因为某些因素,做空了某只股票,但该企业后来把这些因素加以修正,此时,最好赶紧回补,承认此次投资失败。

要进行做空,并一定非要找出哪家公司的老板是骗子,或是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有不少做空的好标的,不过是管理不善,过度夸大事实而已。

但如果能够在投资大众都还未察觉前,就发现公司的一些骗人伎俩,那做空赚取暴利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到底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做空

毋庸置疑,在一个疯狂的市场中,总会有很多奇特的现象,因为大家都想乘着这样的机会大赚一笔,集体贪婪是牛市的众生相。

人一贪婪,就会将道义放在两边,会计记账问题乃至造假现象总是伴随着牛市而层出不穷。

正是因为伴随着牛市而产生的过高估值和上市公司造假等问题,做空才应运而生。

世间万物,招致失败的本源无不是秩序的丧失,而做空者深知这一点,并试图在这种失败和秩序的丧失中趁火打劫。

在许多人眼中,做空者是投资者中最另类的一批,他们是投资舞台上最光怪陆离的演员:一群生性孤僻、善于煽风点火或是愤世嫉俗的骗子和失败者。

但是,笔者一直坚持认为,企业出事往往不是外部的原因,而是自己出了问题。

如果换个角度想,骗子搞个烂公司在股市上骗了你的钱,你到底是该骂骗子,还是去骂做空它的人呢?

所以,从积极的角度看,做空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阳光和消毒剂,做空者大部分时候就像股市中的啄木鸟,他们虽然把好好的树干敲出了洞,但却将其中的害虫揪了出来,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而肥嫩的害虫就是对他们的奖赏。

1929年的世纪大股灾,人们开始对做空有了相对客观的认识。

在其后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参议院组织了专门的委员会调查做空,结论是:没有证据显示做空交易导致了股灾,是另有问题。

美国随后出台的1934年证券法并未对做空进行限制。

1991年美国政府运作委员会的一份针对做空的报告认为:做空在市场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基础角色,许多对做空的指责是因为对做空不了解。

在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做空机制被视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管方式,是属于投资者的监管方式。

与中国证监会相同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对内幕交易和造假进行稽查;但类似的是,美国市场的重大公司丑闻,大多不是SEC所发现的。

美国市场上有两个层面的监管:一种是自上而下的,SEC来监管造假等问题;另一种则是自下而上的,投资者来监管。

投资者如何监管?

最主要的方式是类似浑水等公司的方式,发现造假然后做空,还有一种方法是集体诉讼。

这也可以看成是市场自发的一种纠正机制。

曾第一个站出来质疑安然账目,并成功做空华尔街宠儿Baldwin保险公司的詹姆斯·查诺斯说,“我总是对我内心深处的自我劝说,做空行为其实是对动态金融系统实施的监控,它是市场中少数监察和平衡的力量之一。”

“但我不会免费做这件事。”查诺斯说。

小知识:

2010年10月,詹姆斯·查诺斯开始研究一只“蓝筹股”,他发现这家如日中天的蓝筹股的投资回报率只有6%,是同行的三分之一,他认为这家公司会计方法夸大了运营数据。

2010年他开始做空这家公司,并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增加自己的空头头寸,这家公司的股价从90美元跌至最低时1美元。

这家公司就是安然。

后来,查诺斯被称为“最伟大的做空者”,。

他管理的公司名叫“尼克斯”(Kynikos),在希腊语中是意为“愤世嫉俗”。为什么起这样的怪名称呢?查诺斯表示,起一个神秘而极富寓意的名字,为新成立的做空机构开个好头,是这个行业从业者们最重视的规则之一。

吉姆·罗杰斯其《街头智慧 罗杰斯的投资与人生》一书里也曾这样表达过:

假设一个股票赶上了好时候,比如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思科,从20块涨到了80块。这时候做空者就一窝蜂来了,股价可能会到90,但如果没人做空股价可能会到110。如果做空者判断错了,思科确实有更高的内在价值,那么做空的人会被迫系统性地补回股票,从而股价会涨到本应该涨到的位置,人畜无害。

如果做空者判断对了,真的戳破了泡沫,那么股价会崩盘,所有人都会恐慌出逃,市场上将失去买盘;只有一种人会在这种情况下会去做接盘侠——那就是一开始做空的人,因为他们要补回。所以本来这个股票可能会跌到3块,但是有了做空者纷纷买入补回,这个股票可能就只会跌到8块。

所以,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的做空者,让你免于在110块建仓,也让你免于在3块斩仓,降低了股价的波动区间。

于是你欠他们一句谢谢。

从这个角度看,做空者就像民间自发而成的市场守望者。

其实,做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客观讲,它根本就是火中取栗。

笔者建议你看一看《做空:最危险的交易》这本书,它以极其丰富的细节讲了10个做空故事、剖析了10位性格鲜明的做空者。

也正如此书所写的一样,在整个市场中,做空者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比如:可能借不到股票、借到的股票随时可能被收回、借入的股票需要交纳利息等。

一般情况下,可以借入的股票数量不可能达到已发行股票的一半以上,甚至1/3以都不可能,所以做空者也面临着被大股东和做多者联合围剿和逼空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长期曲线看,市场总是向上涨的,因此总体来说,长期做空肯定会赔钱。

当你更加深入地了解做空,就会明白,做空者真的不像许多文章中所写的,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什么狞笑着眼见众生涂炭而从中渔利;什么是邪恶的化身撒旦的刽子手。

甚至,你看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如泣如诉的辛酸往事。

中国投资者对做空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10年之后,那时候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的越来越多,因为中美两地财务制度差异以及本身存在漏洞的公司,开始成为美国做空机构的目标。

浑水和香橼就是做空中概股的机构中的佼佼者。

香橼成立于2001年,其英文为Citron,是柠檬的法语表达,代指不好的东西。

它从2006年开始涉及中国概念股,其“成名作”出现在2011年,它在4个月内将东南融通逼至退市。

相比香橼,浑水在狙击中国概念股方面名气更大。

这家2010年才成立的机构,先后让绿诺国际和中国高速频道退市,让多元环球水务停牌。

另外一些被它盯上的企业如东方纸业一度损失惨重。

浑水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曾长期在上海居住。这位熟知中国的投机者称,Muddy Waters这个名字来自于中国古谚:浑水摸鱼。

被浑水攻击过的公司还包括雨润食品、嘉汉林业等。

在嘉汉林业一役中,浑水让金融危机以来最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损失超过了1亿美元。

小知识:

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称,浑水在2018年内实现了18%的收益。在其他大量明星对冲基金纷纷陷入亏损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显得尤其耀眼。

2018年浑水狙击的公司包括,在美上市的加拿大保险公司Manulife,伦敦半导体公司IQE,以及中概股好未来。在浑水报告发布后,这几家公司股价均大幅下滑。从年内表现来看,IQE跌55%,Manulife跌约30%,好未来跌15%。

有人曾这样总结道:人类从基因上而言偏向于盲目乐观,而且世间那么险恶,不乐观点根本活不下去,但乐观就容易生出泡沫时间。但这个世界的浩浩天道是从有序到无序,也就是所谓的“熵”不断增加,所以,尘世万物的崩塌又是天道的必然,只不过做空者利用这一点获利而已。

金十推荐